專欄分享

混沌少年時(Netflix影集)

吳文翠藥師/蔡幸芳醫師

傑米13歲時殺害了自己的同學,因為同學帶頭網暴他,看似同學IG的留言只是平凡無奇的表情符號貼圖,但是背後的含義卻極其有污衊性,大人們看不出來,但在孩子的心中造成很大的傷害,不知如何處理,發生了憾事。


13歲,一個了解自己、探索他人的年紀,傑米對於自我的價值、受他人的喜歡、成為有名的人、尊重他人、喜歡他人、自我情緒的控制、發生衝突處理的方式、是非對錯的概念非常模糊,在第三集裡他跟心理師的談話當中,真的受到很大的震撼,過程中他暴怒摔東西好幾次,他深深被「我要受他人喜歡」的想法影響,直到他最後坦承犯刑,他都還在問心理師:「你會喜歡我這個人嗎?」,他也不認為自己殺害同學有錯,因為他認為他面對屍體卻沒有侵犯,已經算是一個不這麼壞的人了。


問題來了,傑米的價值觀出了這麼大的問題,為什麼父母都沒有發現?父母都沒有陪伴嗎?父母曾經有過陪伴,但是後來孩子有了電腦,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就少了溝通;父母也有發現他情緒控管的問題,卻沒有即時給予積極心理醫療等等的輔助。父母一直心痛的問自己:「我做錯了什麼,孩子才會變成這樣?我以前都被狠狠的體罰,我現在都沒有這樣對孩子了,但是孩子還是失控了」。


孩子犯的錯不全然是父母的錯,但是我們創造了他,我們就有責任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還可以多做些什麼」,多找孩子聊聊天,對某人、某事、某物的看法是什麼,鼓勵他們多想想,如果想好了願意分享再跟父母說,當下不願意說也沒關係,父母永遠都會等孩子、也永遠都會愛孩子的。


如果您也有同樣的困擾,歡迎來到春暉診所,與醫生、心理師專業團隊聊聊,一定可以與孩子建立起溝通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