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分享

「我要說的話,你聽得懂嗎?」從Bowen家庭系統理論看親子互動

康韶珊諮商心理師

「心理師,為什麼我的孩子都不理我,無論我怎麼敲門都不開門,多說話就嫌我煩」這是諮詢時家長經常提出的問題。「每次我說不到半句,就被打斷,不是叫我去讀書,不然就是罵我玩電玩,我只好關門不理會」這也是孩子在諮商室中經常抱怨的。到底怎麼了?為什麼親子間對於彼此都有抱怨,但卻又一直重複無用的互動模式?或許我們可以從Bowen家庭理論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Bowen認為家庭是同一個情緒單位,當家庭成員遭受壓力並感受到焦慮時,此焦慮情緒就會在家庭中流動,讓家庭關係失衡,直到焦慮情緒被處理,家庭關係才能重新恢復平衡。所以,當孩子拖延電玩時間,父母焦慮升高且語調開始高昂,為了控制焦慮,父母或許會採取大聲喝斥或利益交換的方式與孩子互動。同樣地,孩子也可能採取閉門不理或戴耳機的方式迴避親子衝突的發生。這些策略在一開始或許很管用,能立即降低焦慮,但長期下來卻讓人躲在固有的模式中,無法說出真正想說的話。


 Bowen觀察人們在關係衝突中,為了因應焦慮,會有以下四種處理焦慮的關係模式:
  • 衝突模式:在親子衝突當下,傾向互相責怪,雙方互不相讓,將問題歸咎他人,看不清楚自己。此時,若父母能在衝突中穩定情緒,避免被孩子撩起情緒陷入對錯之爭,以開放的口吻與孩子溝通,向孩子清楚說明自己的想法,而非認為孩子理應知道,如此孩子便能降低防衛,願意開放地與父母溝通。
  • 疏離模式:一追一逃,一方急著想解決問題,但另一方卻逃得更遠。追的那方可能採取更激烈的方式,但卻讓逃避一方更加疏離。此時,若追的人(父母)能放下緊繃情緒,減少過度探問與控制,以輕鬆、幽默的方式與孩子互動,孩子逃離的行為將會逐漸減少,便有機會逐漸拉近親子距離。
  • 情緒切割:若關係疏離一直無法獲得調整,那麼將會走向情緒切割,在內心切斷與家庭的連結,選擇離家或是閉門不語。為了避免關係走向切割,建議父母可思考在衝突中做了些什麼?是否將孩子推得更遠?還是在孩子主動溝通時,因害怕衝突而切斷與孩子的連結。相信若父母能在衝突中忍住內在焦慮,仍設法與孩子保持連結,便有機會能重新修復親子關係。
  • 高低功能互惠關係:若功能高的一方(父母)在長期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忽略孩子已長大且具備一定能力,仍將孩子視為被照顧呵護的對象,父母就會不小心過度「代勞」,讓孩子逐漸失能,凡事依賴父母幫他們做決定,失去為自己負責任的能力。為了停止此不適宜的互動模式,建議父母停止過度承擔責任,在無危害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適度放手讓孩子學習思考行為後果與為自己做決定,而非太快幫忙孩子、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做,讓孩子將責任歸咎於父母,如此一來,孩子才能有機會真正成長,為自己負責。
不知道你和孩子的互動模式是那一種呢?雖然了解關係模式不一定能立即改變孩子的行為,但卻能提供一個互動的觀點,讓我們檢視親子關係中是否存在早已不適宜的互動模式,進而在衝突當下,調整回應方式。就如同家庭系統理論強調,家庭中只要有一人改變,那家庭其他成員也會產生改變,若我們能儘早發現並調整不合宜的關係模式,相信孩子也會隨之改變,不會出現「你追我跑」或是「我說的話你怎麼都聽不懂」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