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幸芳醫師
在臨床工作時常常看到一些善良、貼心、很在意別人觀感與關係的人們深受被情緒勒索的苦,與他們討論到可以有什麼改變時,他們的內心充滿矛盾,擔心自己會不會太自私了、不孝順或感到罪惡感等等。當我接觸到這本書時,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分享這些訊息給這些受苦的人們,希望他們也可以過自己有意識地選擇的人生,而不是因為害怕、恐懼而被迫答應的人生。
情緒勒索的六大特徵:要求、抵抗、壓力、威脅、順從、舊事重演。並非所有的要求都是情緒勒索,情緒勒索者對你的要求非常堅持,毫無轉圜的餘地,無視於你的感受與你的底線,步步進逼,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當情緒勒索者發現你會抵抗、沒有直接接受他的要求時,他會用一些語言讓你產生壓力,甚至是威脅讓你失去那些『你最害怕失去的事物』(例如關係、工作、錢財、成就、名譽、安全感等等),為了克服這個不安,你覺得似乎只有按照對方的方式去做才能保有你想要的,這樣的互動模式就重複上演著。
情緒勒索者最擅長做的事就是『貶低你或你的能力(自我價值),引發你的罪惡感,剝奪你的安全感』。唯有提升自我價值感,才能避免被情緒勒索者勒索。
情緒勒索的互動循環牽涉到三項非常重要的元素:自我價值、罪惡感、安全感。貶低你或你的能力讓你感覺自己並不重要,而他的感受是更重要的,他放出的餌就是『只要你按照我的要求/方式去做,我就會肯定你』。情緒勒索者總是在提醒你:你的人生有『責任和義務』去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樣才顯得你『夠好』。他讓你感覺焦慮、害怕,以為只有按照他的方式做,你才能減輕不安與恐懼,才能得到安全感。
情緒勒索者為了安撫自己內心裡的不安,便會放大自己的需求,並且嘗試將這個壓力與焦慮轉嫁到別人身上,讓別人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以此降低自己的焦慮感。
情緒勒索者常將內心的羞愧感或不安投射到讓自己產生這種感覺的人身上,認為是對方的錯,對方不該讓他有這種感覺。情緒勒索者的盲點在於:他們從沒有學過互動關係是需要討論與協調的,而考慮對方的需求,修改自己的行為,並不代表自己就是錯了。他們重視自己的需求與感受大於別人的,因為他們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被虧待』。情緒勒索者也被自己的焦慮給綁架了。
怎樣的人容易被情緒勒索:我想要當好人而不敢拒絕的人,習慣自我懷疑的人,過度在乎別人感受的人,希望獲得別人肯定的人,很孝順的人,尊崇權威的人,自我價值感低落的人。『自我價值』提升,是避免被『情緒勒索』的護身符。我們的文化教我們如何對權威者順從,卻忘了教導我們如何學會尊重別人,以及如何學會不讓別人不尊重地傷害我們。
要如何提升自我價值感呢?首先要學會重視自己的感受,並且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感受,尊重別人的感受。當別人出現情緒時,我們不需要採取『討好、逃避、說服、憤怒』的逃避策略,因為我們需要意識到『他的情緒是他自己的責任』,我們不需要承擔他的情緒責任。重視自我感受與需求,不代表自私。
如何擺脫情緒勒索?第一步就是覺察,覺察自己的感受與需要,覺察對方的伎倆。第二步建立情緒界線,我為我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負責,不為你的情緒與行為負責。深呼吸,好好感受自己的情緒,和自己對話,承諾我會好好保護我自己。
建立情緒界線的步驟:停、看、應。停(停止對話,轉移情緒,離開現場),看(覺察自己的情緒,了解剛剛發生什麼事),應(擬定因應策略,練習並應用)。
可以告訴對方『我現在沒辦法答應你,我需要時間思考』或『我會思考後回覆你』,以此爭取時間。先緩和自己的情緒,回顧剛剛發生的事及自我的感受。從小目標開始練習,慢慢感受及肯定自己的改變。希望自己所做的行為都是出於有意識的選擇,而不是因為害怕而被迫答應的結果。
在臨床工作時常常看到一些善良、貼心、很在意別人觀感與關係的人們深受被情緒勒索的苦,與他們討論到可以有什麼改變時,他們的內心充滿矛盾,擔心自己會不會太自私了、不孝順或感到罪惡感等等。當我接觸到這本書時,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分享這些訊息給這些受苦的人們,希望他們也可以過自己有意識地選擇的人生,而不是因為害怕、恐懼而被迫答應的人生。
情緒勒索的六大特徵:要求、抵抗、壓力、威脅、順從、舊事重演。並非所有的要求都是情緒勒索,情緒勒索者對你的要求非常堅持,毫無轉圜的餘地,無視於你的感受與你的底線,步步進逼,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當情緒勒索者發現你會抵抗、沒有直接接受他的要求時,他會用一些語言讓你產生壓力,甚至是威脅讓你失去那些『你最害怕失去的事物』(例如關係、工作、錢財、成就、名譽、安全感等等),為了克服這個不安,你覺得似乎只有按照對方的方式去做才能保有你想要的,這樣的互動模式就重複上演著。
情緒勒索者最擅長做的事就是『貶低你或你的能力(自我價值),引發你的罪惡感,剝奪你的安全感』。唯有提升自我價值感,才能避免被情緒勒索者勒索。
情緒勒索的互動循環牽涉到三項非常重要的元素:自我價值、罪惡感、安全感。貶低你或你的能力讓你感覺自己並不重要,而他的感受是更重要的,他放出的餌就是『只要你按照我的要求/方式去做,我就會肯定你』。情緒勒索者總是在提醒你:你的人生有『責任和義務』去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樣才顯得你『夠好』。他讓你感覺焦慮、害怕,以為只有按照他的方式做,你才能減輕不安與恐懼,才能得到安全感。
情緒勒索者為了安撫自己內心裡的不安,便會放大自己的需求,並且嘗試將這個壓力與焦慮轉嫁到別人身上,讓別人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以此降低自己的焦慮感。
情緒勒索者常將內心的羞愧感或不安投射到讓自己產生這種感覺的人身上,認為是對方的錯,對方不該讓他有這種感覺。情緒勒索者的盲點在於:他們從沒有學過互動關係是需要討論與協調的,而考慮對方的需求,修改自己的行為,並不代表自己就是錯了。他們重視自己的需求與感受大於別人的,因為他們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被虧待』。情緒勒索者也被自己的焦慮給綁架了。
怎樣的人容易被情緒勒索:我想要當好人而不敢拒絕的人,習慣自我懷疑的人,過度在乎別人感受的人,希望獲得別人肯定的人,很孝順的人,尊崇權威的人,自我價值感低落的人。『自我價值』提升,是避免被『情緒勒索』的護身符。我們的文化教我們如何對權威者順從,卻忘了教導我們如何學會尊重別人,以及如何學會不讓別人不尊重地傷害我們。
要如何提升自我價值感呢?首先要學會重視自己的感受,並且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感受,尊重別人的感受。當別人出現情緒時,我們不需要採取『討好、逃避、說服、憤怒』的逃避策略,因為我們需要意識到『他的情緒是他自己的責任』,我們不需要承擔他的情緒責任。重視自我感受與需求,不代表自私。
如何擺脫情緒勒索?第一步就是覺察,覺察自己的感受與需要,覺察對方的伎倆。第二步建立情緒界線,我為我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負責,不為你的情緒與行為負責。深呼吸,好好感受自己的情緒,和自己對話,承諾我會好好保護我自己。
建立情緒界線的步驟:停、看、應。停(停止對話,轉移情緒,離開現場),看(覺察自己的情緒,了解剛剛發生什麼事),應(擬定因應策略,練習並應用)。
可以告訴對方『我現在沒辦法答應你,我需要時間思考』或『我會思考後回覆你』,以此爭取時間。先緩和自己的情緒,回顧剛剛發生的事及自我的感受。從小目標開始練習,慢慢感受及肯定自己的改變。希望自己所做的行為都是出於有意識的選擇,而不是因為害怕而被迫答應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