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幸芳醫師
這本書是李崇建老師寫的,李崇建老師學習薩提爾很多年,將薩提爾的精髓活用在生活中,對話開啟心與心的交流,對話的本質在於關懷、欣賞與好奇,好奇的提問是接納的開始,專注和諧的對話,看似平凡的對話也能幫助對方覺察自己、梳理情緒、接納自己,讓彼此的對話帶來更美好的互動關係與力量,對方自然而然就改變了。
我列舉一些重點或美好的句子分享給大家。
1.對話是教養的基礎,英國有句諺語:「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決定他的命運」。專注和諧與孩子對話,孩子通常顯得寧靜專注。
2.很多時候父母只是要孩子聽話,而非對話。有些父母常說,不了解孩子。但觀察父母的對話,他們不是想了解孩子,只是希望孩子乖乖順從,照著父母的意思罷了。
3.建立健康對話的基礎,要先拋開成績議題,也要先拋開沉迷網路議題,從分享與互動開始。
4.對話看見豐富,對話需要真誠。父母常常忽略了孩子的正向資源,當親子解構了爭執,不再彼此傷害了,不再為情緒控制,孩子才有機會看到自己,決定自己。
5.三個「非語言訊息」:對話的姿態、語態與停頓。
6.邀請家長暫時卸下「期待、命令、意義化與說理」的語句,而是轉向探索孩子的語句。透過和諧雙向的對話,會起了教養的關鍵位置。教育不是輸入,不是把知識交給受教者而已,是幫助對方打開覺知的門,開啟通往愛的核心。在對話中真心探索,理解對方,就是充滿覺知與愛的過程。
7.大人在回饋時,內容要溫暖,訊息要明確,聲調需和諧,可使他們的情緒較容易穩定。
8.孩子寫功課拖拖拉拉,在房裡玩耍太久了,家長常會說:「還不趕快把功課寫完!都已經幾點了!」。上述語句若更改為對話模式,可以這樣的呈現:「怎麼啦?你功課還沒寫完,怎麼在這裡玩呢?發生什麼事了?」。
9.不只是期待未被滿足,彼此的傾聽會被封阻,要是彼此觀點不同,人們的耳朵也經常關閉,不懂傾聽,只想說服對方而已。
10.人們若能關心「人」,而非關注在人的「行為」或「結果」,那麼傾聽就啟動了。不是去看問題,而是看人的困難,若只是看問題,會將人問題化。若是看見人的困難,就會看到人的資源,看到人的力量,行為不是一個人的全部,轉化與溝通就有了可能。
這本書是李崇建老師寫的,李崇建老師學習薩提爾很多年,將薩提爾的精髓活用在生活中,對話開啟心與心的交流,對話的本質在於關懷、欣賞與好奇,好奇的提問是接納的開始,專注和諧的對話,看似平凡的對話也能幫助對方覺察自己、梳理情緒、接納自己,讓彼此的對話帶來更美好的互動關係與力量,對方自然而然就改變了。
我列舉一些重點或美好的句子分享給大家。
1.對話是教養的基礎,英國有句諺語:「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決定他的命運」。專注和諧與孩子對話,孩子通常顯得寧靜專注。
2.很多時候父母只是要孩子聽話,而非對話。有些父母常說,不了解孩子。但觀察父母的對話,他們不是想了解孩子,只是希望孩子乖乖順從,照著父母的意思罷了。
3.建立健康對話的基礎,要先拋開成績議題,也要先拋開沉迷網路議題,從分享與互動開始。
4.對話看見豐富,對話需要真誠。父母常常忽略了孩子的正向資源,當親子解構了爭執,不再彼此傷害了,不再為情緒控制,孩子才有機會看到自己,決定自己。
5.三個「非語言訊息」:對話的姿態、語態與停頓。
6.邀請家長暫時卸下「期待、命令、意義化與說理」的語句,而是轉向探索孩子的語句。透過和諧雙向的對話,會起了教養的關鍵位置。教育不是輸入,不是把知識交給受教者而已,是幫助對方打開覺知的門,開啟通往愛的核心。在對話中真心探索,理解對方,就是充滿覺知與愛的過程。
7.大人在回饋時,內容要溫暖,訊息要明確,聲調需和諧,可使他們的情緒較容易穩定。
8.孩子寫功課拖拖拉拉,在房裡玩耍太久了,家長常會說:「還不趕快把功課寫完!都已經幾點了!」。上述語句若更改為對話模式,可以這樣的呈現:「怎麼啦?你功課還沒寫完,怎麼在這裡玩呢?發生什麼事了?」。
9.不只是期待未被滿足,彼此的傾聽會被封阻,要是彼此觀點不同,人們的耳朵也經常關閉,不懂傾聽,只想說服對方而已。
10.人們若能關心「人」,而非關注在人的「行為」或「結果」,那麼傾聽就啟動了。不是去看問題,而是看人的困難,若只是看問題,會將人問題化。若是看見人的困難,就會看到人的資源,看到人的力量,行為不是一個人的全部,轉化與溝通就有了可能。